2023年10月28日,由中冶检测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《灾损工业建构筑物检测评估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初稿讨论会暨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。来自检测鉴定机构、科研院所、设计院、高校、生产企业等16家单位26名代表通过线下和线上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。
会议对《标准》的任务来源、总则、术语和符号、基本规定、主要内容等展开了充分讨论,并提出修改意见。同时,会议就《标准》下一步的工作分工和进度计划进行了研究,并制定工作计划。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01 《标准》编制的背景
我国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种类众多,如地震、冰雪、洪水、风沙、滑坡和泥石流、沉陷以及爆炸、火灾等灾害,并且表现出频率高、地域广、强度大、并发性显著等特点。工业建筑安全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,工业建筑一旦发生灾后事故,严重时可引起整个生产线的瘫痪,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,造成重大损失。近年来,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,都对工业建筑造成严重破坏的后果,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,而且导致生产企业停产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02 《标准》编制的意义
制订与国家相关标准配套衔接的《灾后工业建构筑物检测评估标准》,为保障灾后工业建构筑物的安全运行、快速恢复企业生产,为灾后工业建构筑物处理提供技术依据。该标准的制定对做好企业灾后复产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是我国工业企业减灾、救灾工程有力的技术支撑,对保障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,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与节能减排,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。
03 《标准》制订的主要内容
本《标准》主要包括总则、基本规定、应急评估、详细鉴定等。